本网站使用技术型(必要)和分析型cookies。
继续浏览即表示您接受 cookies 的使用。

标题图片Tag: <span>Diplomazia Culturale</span>
Posts
10 July 2025
迈向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冬奥会:意大利驻华大使馆举办冬奥会路演亚洲站第二场活动

6月26日,意大利驻华大使馆举办了“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冬奥会走向世界”路演亚洲站第二场活动,旨在庆祝将于2026年2月6日至22日在米兰和科尔蒂纳丹佩佐举行的下一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 约100位嘉宾出席了此次路演活动,其中包括政府机构代表、运动员、旅游业从业者、企业代表和媒体人士。本次活动旨在提供一个重要的平台,以展现意大利作为体育大国的风貌:一个融合了专业技术、创新能力、一流设施、独特景观以及超高水平人才资源的综合生态系统。此外,活动上还重点推广了冬季旅游和意式生活方式,尤其是意式山地体验。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冬奥会之间完美交接的背景下,意中两国之间以体育与文化为桥梁进行的对话尤为重要。 活动伊始,意大利驻华大使安博思、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佟立新、中国残奥委会主席兼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程凯,以及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季奥运会首席执行官Andrea Varnier分别发表致辞。 “体育是意大利进行对外宣传的核心支柱之一,它是向全世界推广意大利卓越性和价值观的有效工具,与我国体育外交的理念十分契合”,安博思大使强调道。关于双边关系,大使指出:“意中两国在冬季运动领域的合作显著加强。冰雪运动在中国日益普及,这不仅为两国在经贸层面的合作开辟了新的机遇,也为加强双方文化与人文交流创造了新的机会”。 在随后的讨论环节中,除前文提到的Andrea Varnier之外,前中国冬残奥高山滑雪队主教练Dario Capelli、中国速度滑冰运动员王北星和中国残奥高山滑雪运动员刘思彤也分享了自己对奥林匹克价值观的思考,强调了体育在推动对话、包容与发展方面的作用。会议特别关注对残奥运动员的支持,强调了他们对机会平等和社会融合的促进作用。活动最后还设置了问答环节,现场观众得以就相关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提问和探讨。

查看更多
Posts
10 July 2025
ICoN:意大利语言及文化本科课程奖学金

意大利驻华大使馆特此通知,ICoN – Italian Culture on the Net将为2025年9月至2026年2月这一学期提供20个奖学金名额。奖学金将用于抵扣意大利语言与文化三年制本科课程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的部分学费,该课程由ICoN联盟代表14所成员大学以在线授课的形式进行。 申请条件 • 该奖学金仅面向有意攻读教育—语言方向课程的申请人开放。 • 该学位课程仅面向居住在海外且符合意大利大学入学要求的意大利和外国学生开放。 申请截止日期 • 申请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8日。 了解有关申请条件、所需文件和评选标准的更多具体信息,请参阅ICoN 网站上的官方公告。 ICoN – Italian Culture on the Net是一个由14所意大利大学组成的联盟,成立于1999年,旨在通过在线学习和新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和传播意大利语言与文化。

查看更多
Posts
16 May 2025
“意大利高级定制:从优质原材料到华丽西装” 主题活动在京举办

5月13日星期二,意大利驻华使馆举办了一场以“意大利高级定制:从优质原材料到华丽西装”为主题的推广活动,以宣传意大利男士高定服装的卓越性。此次活动特别邀请到了意大利国家裁缝师学会主席、世界裁缝大师联合会主席Gaetano Aloisio大师,以及来自意大利比耶拉地区的纺织企业迪拉戈(Drago),该公司于活动次日在北京为其在华首个仓储式展厅剪彩开幕。此次活动也是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新推出的“意大利时尚日”全球系列活动的一部分,该项目由意大利副总理兼外长安东尼奥·塔亚尼阁下于今年1月宣布启动。 意大利驻华大使安博思为活动发表了开幕致辞,在致辞中指出意大利和中国都“孕育出了手工艺和制造的传统,这些传统在数千年的探索、经验与热情中不断发展与丰富,甚至其中很大一部分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使随后还强调:“意大利的裁缝艺术一直以来都受到卓越的面料制造业的有力支撑,这些面料往往达到了顶级的水平。比耶拉地区自中世纪晚期以来就一直是欧洲毛纺业的历史中心之一,这一伟大的传统延续至今,迪拉戈纺织公司就是很好的证明。” 迪拉戈集团总裁Paolo Drago先生也出席了这场在北京举办的活动,他与来宾分享了作为意大利高品质男装面料领域卓越企业之一的迪拉戈成功实现国际化的经验,他表示,迪拉戈与数百家意大利中小型及大型企业共同将意大利纺织业的历史传统发扬光大。活动随后继续展开,聚焦于意大利面料卓越的历史和无与伦比的品质,Gaetano Aloisio大师的精彩致辞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大师颂扬了意大利裁缝艺术的精髓,强调了手工艺与“意大利制造(Made in Italy)”之间的紧密联系,他表示:“‘意大利制造’不仅仅是贴在产品上的一个标签,其内涵远不止于此:它是一种理念、一种风格、是对我们文化遗产的深刻表达。这是意大利向世界介绍自己的方式:通过卓越性、创造力、优雅以及对精益求精的尊重。” 出席活动的150多位嘉宾包括来自意大利国家体系、裁缝行业、意中两国定制服装企业、奢侈品、时尚、生活方式、设计、艺术以及文化领域的代表,嘉宾们还在活动现场欣赏了由Gaetano Aloisio大师为此次活动专门制备,用人体模型进行展示的几款作品。

查看更多
Posts
6 March 2025
展望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冬奥会,“意大利山地日”活动在京举行

意大利驻华大使馆与使馆文化处和中国意大利商会合作举办了“意在山间”活动,旨在宣传意大利的山地资源,并展望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冬奥会和冬残奥会。 意大利驻华大使安博思为活动致开幕词,他在讲话中强调:“意大利三分之一的领土被山脉所覆盖,从北部的阿尔卑斯山和多洛米蒂山,到中部的亚平宁山脉,再到南部的山区。这些山地资源具有非凡的自然、历史和经济价值。意大利有59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其中有9处位于阿尔卑斯山、亚平宁山脉地区和埃特纳火山。此外,意大利的山脉还是十分重要的经济和企业资源。事实上,就山区所创造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而言,意大利在欧盟国家中排名第一,占欧盟山区GDP的近28%。该行业拥有超过55万个生产单位和约180万名工人。” 该活动也是为“通往2026米兰-科尔蒂纳之路”国际路演进行的预热,北京站的路演将于2025年5月15日举行,旨在宣传意大利山地旅游及意大利该行业在文化和工业方面的卓越性所提供的机会。 为证明体育、文化和工业之间的紧密联系,2026米兰-科尔蒂纳基金会文化经理Ilaria Ruggiero通过远程连线的方式向中国公众介绍了“文化奥林匹克”项目,这是一项多学科、多元化、广泛推广的计划,使奥林匹克及残奥会的价值观通过文化、遗产和体育,在意大利得到更为积极有效的弘扬。这也是一项具有包容性的倡议,邀请意大利的艺术家、机构以及文化和经济运营商都参与其中,以弘扬意大利卓越的艺术水平。 活动中后续进行的两场重要发言凸显了意大利在山地领域的卓越表现。第一场发言从工业角度阐述了意大利在山区应用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介绍了使意大利成为阿尔卑斯山地区相关产业标杆的创新技术。第二场发言以山区非凡的丰富性为核心,介绍了多洛米蒂风土的独特性,讲述了高海拔地区的酿酒技艺,这一技艺使得这片土地上产出的葡萄酒具有独一无二的卓越品质,成为了百年传统的象征。 此次活动是对意大利山区的一次全方位庆祝,将文化、体育、工业、美食和美酒以及独特的景观融为一体,这些都是意大利的战略遗产,对意大利的经济增长、社会凝聚力和国际层面的宣传推广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为了使体验更加完整,主办方还为到场观众播放了由各个大区提供的意大利山区视频精选,其中特别关注皮埃蒙特、威尼托和特伦蒂诺-上阿迪杰大区,这些地区幸运地见证了意大利山区之美和丰富文化,其中的一些地区也是下一届即2026 年冬奥会的举办地。  

查看更多
Posts
14 February 2025
10张自拍照中的意大利—以人为本的经济有助于更好地面对未来

《10 张自拍照中的意大利》报告现已出到第十一版,列举了意大利在十大关键领域的领先地位,凸显了基于品质、可持续性和地方关联性的意大利模式的独特性。 该报告由意大利品质基金会(Fondazione Symbola)与意大利商会联合会(Unioncamere)及意大利海外商会联合会(Assocamerestero)合作编辑出版,受到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意大利环境和能源安全部以及意大利企业与“意大利制造”部的支持,重点介绍了意大利在可持续钢铁、垃圾回收利用和制药等创新行业一些鲜为人知的领先记录,强调意大利的卓越性并非只体现在那些公认的“意大利制造”传统优势领域,也同样体现在这些不太知名的行业。 “十张自拍照”让我们能够反思当今这个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并以此为起点,根据欧盟绿色和数字化转型的目标,解决现有问题并建设更加可持续和包容的未来,同时也能加强国际合作。 意大利在2024年的10个第一: 1. 循环经济 意大利是特殊垃圾和城市垃圾产生总量回收率最高的欧洲国家 (91.6%),高于欧洲平均(57.9%)、德国(75.3%)、法国(79.9%)和西班牙(73.4%)。意大利在资源效率生态创新指数中排名第一 (与卢森堡一起)得分为274分,而欧盟平均分为 147 分。在这方面,意大利在原料生产力(GDP/国内材料消耗量)和能源消耗生产力(GDP/能源消耗总量)上均领先法国、德国、西班牙,在温室气体排放生产率 (GDP/CO2-等量) 方面落后。意大利确认在废矿物油收集和回收方面处于欧洲领先地位,回收率达98%,而欧洲为61%。透过使用回收材料,意大利每年减少 1640 万吨石油等量物和5500万吨CO2。   2. 再生能源 Enel 透过其子公司 Enel Green Power 成为全球再生能源领域最大的私人供应商,到 2023 年,位于欧洲、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水力发电厂的总装置容量将达到63.3 吉瓦(包括储能系统值)。其次是法国的Engie(45.4 吉瓦)和西班牙的Iberdrola(42.2 吉瓦)。Enel 正在卡塔尼亚建造欧洲最大的高性能两相光伏电池和组件工厂,其年产能将达到 3 吉瓦,并将于 2025 年底全面运作。2023 年,意大利跻身全球十大光电市场之列,新增太阳能电厂安装量5.2吉瓦。   3. 绿色钢铁 意大利钢铁工业是脱碳过程的领导者。它在使用电炉循环生产钢铁的份额方面领先G7国家,估计为 86%,其次是美国 (68%) 和加拿大 (42%) (2023)。由于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份额不断增加,能源效率处于领先地位,单位消耗远低于欧洲和主要欧盟国家(德国、法国和西班牙)的平均水平。此外,生产中使用的原料约 76% 来自再生钢(六年内+17%)。意大利是世界上第一家获得零碳排放认证的钢厂的所在地。这一地位使得该行业 – 按产量位居欧盟第二, 仅次于德国 – 在欧洲和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4. […]

查看更多
Posts
20 December 2024
继在北京成功展出后,“传奇之旅:⻢可·波罗与丝绸之路上的世界”在成都开幕

继北京站的成功展出之后,“传奇之旅:⻢可·波罗与丝绸之路上的世界”于12月20日星期五在四川博物院盛大开幕。此次展览是意大利驻华外交与领事网络为纪念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以及庆祝中意战略伙伴关系建立20周年而组织的一系列公共外交与文化活动的一部分,凸显了中意战略伙伴关系对于教育和文化领域合作的重视。 此次展览由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馆、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处和四川博物院主办,意大利特雷卡尼百科全书研究院负责协调,并得到了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意大利文化部、意大利威尼托大区、以及四川文物局的支持,以及成都佛罗伦萨小镇的赞助。 在开幕式上,罗莉安领事强调了文化和公共外交活动对于加强意大利与中国西南地区关系的重要性。她提道:“本次展览不仅致敬了马可·波罗在促进东西方相互理解方面的巨大影响力,还在展览中融入技术手段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前来观展,以此促进跨文化对话。” 此外在展览开幕式上还揭晓了艺术作品《为了对话的旅程》。该件作品是由来自托斯卡纳大区皮特拉桑塔的雕塑家迪诺·德·拉涅里(Dino De Ranieri)以大理石为原料创作的马克·波罗半身像。在意大利外交部及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馆的支持下,意大利罗穆阿尔多·德尔·比安科基金会将这件作品捐赠给四川博物院。这尊雕像的到来为此次展览增添了光彩,在纪念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他所传达的对话精神的重要性。 本次展览汇聚了来自意大利的84件精品文物以及来自中国的190余件(套)珍贵文物,展品囊括油画、雕塑、抄本、陶瓷、玻璃、珠宝、纺织品、青花瓷等多个品类。通过详实的展览内容,观众得以重温自13世纪以来中意两国的文化交流历史,深入探索并了解两国之间多样而深厚的联系。 除了实体展之外,展览的最后一部分还通过增强现实技术提供了沉浸式体验,使观众能够体验虚拟和多学科的叙事。在可穿戴设备的帮助下,观众将能够与马可·波罗一起,沿着丝绸之路从威尼斯来到忽必烈可汗时期的中国,亲身体验《马可·波罗游记》中所描述的旅程。观众所使用的“马可·波罗VR”是由WAY虚拟体验有限公司打造的大型虚拟现实3D电影项目。 本次展览将于2024年12月21日至2025年5月15日(每周一闭馆,开放时间09.00-17.00,16.00停止入场)在四川博物院展出。关于购票详情,请询公众号“四川博物院”。   展览情况明细 展览名称:传奇之旅:马可·波罗与丝绸之路上的世界 地点:四川博物院 指导单位: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意大利文化部,中国文化和旅游部 组织单位: 意大利驻华大使馆, 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馆, 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处, 四川省文物局 协调单位: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 四川博物院, 意大利特雷卡尼百科全书研究院, 北京文泽时代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WAY虚拟体验有限公司 展览创意: 安博思(意大利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 学术委员会: 马西莫·布莱(意大利特雷卡尼百科全书研究院,总干事),阿莱桑德罗·德佩迪斯(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公共与文化外交司司长),卢奇亚诺·弗米萨诺(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名誉教授;意大利林琴国家科学院院士),李集雅(意大利威尼斯大学校长),马西莫·奥萨纳(意大利文化部,博物馆司司长),阿尔贝托·洛卡(意大利安布罗修图书馆,美术馆馆长),冀鹏程(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杂志社社长),翁彦俊(景德镇御窑博物院院长),荣新江(北京大学教授),成沫(北京大学助理教授) 学术策展人: 埃乌杰尼奥·布吉奥(意大利威尼斯大学),安东尼奥·蒙特弗斯科(意大利威尼斯大学),安德雷阿·纳内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展览策划与协调: 齐娇娇(意大利驻华大使馆),乔瓦娜·法佐利(意大利特雷卡尼百科全书研究院),罗贵辞(意大利驻华大使馆) 展览总协调: 菲德利克(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处,文化参赞),马可·切尔博(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公共与文化外交司文化中心处处长),托马索·乔尔达诺(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公共与文化外交司文化中心处副处长),欧丽兰(意大利驻华大使馆,一等参赞),施启帆(意大利驻重庆大使馆,总领事),罗莉安 (意大利驻重庆大使馆,领事) 秘书处: 玛丽亚·克里斯蒂娜·布拉维(意大利特雷卡尼百科全书研究院),柯轩(意大利驻华大使馆),阮春淳(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处),王蕾蕾(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处),黄茜曦(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馆),蒋烁 (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馆),叶效捷 (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馆) 总务处: 卡琪(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处),罗马诺(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朱熹 (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馆),张义龙(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馆) 文案: 埃乌杰尼奥·布吉奥,安东尼奥·蒙特弗斯科,安德雷阿·纳内蒂,罗贵辞 翻译: 姜宛君(北京文泽时代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刘爽(中央美术学院),潘桑柔 (中央美术学院),郑伊看 (中央美术学院),任靖戈(意大利博洛尼亚新艺潮协会) 视频虚拟动画: WAY虚拟体验有限公司 展览运输: 意大利Arteria, 天地众行 鸣谢: […]

查看更多
Posts
28 November 2024
第九届全球意大利美食周在北京闭幕

11月18日至24日,第九届全球意大利美食周(SCIM)在北京举行,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通过研讨会、品鉴会、大师班等活动,全球意大利美食周已成为向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介绍意大利各地区农业食品及美食美酒传统的重要方式。 今年的意大利美食周以“地中海饮食和故乡美食:健康与传统”为主题,以一场题为“农业食品地理标志保护:分享经验,加强合作”研讨会拉开帷幕。此次研讨会为意中两国的机构和企业提供了宝贵的探讨机会,与会嘉宾就多个主题交换了意见,其中既包括意大利在地理标志保护方面的经验、打击食品欺诈以及DOC(原产地命名控制)与IGP(地理标识保护)产品标签防伪系统,也包括中国在地理标志保护领域的法规概况和中国主管部门的行为规范等。出席活动的嘉宾中还有自意大利远道而来的意大利农业粮食主权和林业部农产品质量保护和反欺诈中央监察局(ICQRF)局长费利切∙阿森查先生(Felice Assenza),以及意大利国家印刷和造币研究所派出的代表团。研讨会的最后,来宾们品尝了拥有地理标志的意大利葡萄酒、奶酪和醋。 同样以DOCG葡萄酒为主题的还有本届美食周期间最重要的“酒杯中的意大利:锡耶纳主题活动”,该活动与锡耶纳文化外交国际观察站合作举办,致力于推广锡耶纳省及其葡萄酒和文化遗产。活动分为两个环节,首先进行的是面向业内专业人士和当地媒体人士的大师班,期间探讨了与锡耶纳风土及保护农业食品领域“意大利制造”相关的各种问题,随后是一场葡萄酒品鉴会,来自圣吉米尼亚诺维纳恰葡萄酒协会、蒙特普尔恰诺贵族葡萄酒协会、经典基安蒂葡萄酒协会和蒙塔奇诺布鲁奈罗葡萄酒协会的专业人士进行了现场指导。 让我们把目光从葡萄酒转向美食,今年我们再次与当地的意大利餐厅和咖啡厅合作组织了各项活动,使美食周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意大利美食周越来越受到中国公众的赞赏,他们在本届美食周期间得以品尝到众多意大利各地的传统菜肴,这些菜肴由意大利大厨精心烹制,有些遵循了菜品最正宗和原始的做法,有些则是专门为此次美食周进行的创新。 此外,本届美食周还将一位特殊嘉宾邀请到了北京,他就是锡耶纳米其林二星级餐厅Arnolfo的主厨Gaetano Trovato。在一场从意大利北部瓦莱达奥斯塔大区到南部西西里岛的烹饪之旅中,Trovato主厨设计了一份发掘地中海风味和健康食材以及意大利美食传统根源的特别菜单,并搭配了精心挑选的拥有地理标志的托斯卡纳葡萄酒,进一步提升了菜品中所用食材的口感。 由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处推动的各项活动也丰富了今年美食周的内容,首先是由中国知名俱乐部“长安俱乐部”与使馆文化处合作举办的一场独家意大利晚宴。此次活动旨在通过高水平的意大利烹饪及文化体验,促成驻京意大利机构代表与在京商界代表之间的会面并增进相互了解。此外,活动当晚还举办了以纪念贾科莫·普契尼逝世100周年为主题的音乐演出。 此外,使馆文化处还在北京大学举办了一系列活动,邀请这所知名学府意大利专业的中国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学生们品尝到了为美食周特别制备的意大利菜肴。开幕式当天,Fabio Falanga主厨精心设计菜单中的各式菜肴成为了活动的焦点,菜品的灵感正是来源于意大利北部、中部和南部的烹饪传统。本次活动内容还包括向北大食堂的厨师们提供为期三天的特色菜肴烹饪培训,并以Falanga主厨亲自为学生们讲解的一堂烹饪课作为结束。 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北京办事处还为北京意大利餐厅的20名中国主厨举办了培训课程。受邀的业内专家们分享了关于意大利优质食品和葡萄酒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内容涵盖六大领域:橄榄油、咖啡、奶酪、烘焙、意式冰淇淋和葡萄酒。 在美食周期间举办的其他活动还包括在使馆文化处大厅举行的锡耶纳奇亚那音乐学院音乐会。这场由意大利青年小提琴家朱莉娅·里蒙达(Giulia Rimonda)和中国知名青年钢琴家孙佳依合作演奏的音乐会是一次非凡的音乐盛会,旨在强调作为意大利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美食与音乐之间古老而永恒的联系。 本届美食周在中国意大利商会与意大利驻华使馆和使馆文化处合作举办的“意大利之夜”晚宴中落下帷幕。“意大利之夜”汇聚了意中两国的机构以及两国的商界人士代表,通过Trovato主厨和北京意大利餐饮业的标杆人物Marino D’Antonio主厨的共同献艺,带领到场嘉宾进行了一场意大利风味之旅。此外,今年恰逢贾科莫·普契尼逝世100周年,为向这位意大利作曲家及意大利歌剧致敬,当晚还为来宾们准备了多场艺术演出。

查看更多
Posts
30 July 2024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为展览“传奇之旅:马可∙波罗与丝绸之路上的世界”正式揭幕

意大利共和国总理焦尔吉娅·梅洛尼(Giorgia Meloni)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正式访问期间,于本周一在北京为“传奇之旅:马可·波罗与丝绸之路上的世界”展览揭幕。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出席了开幕式。梅洛尼总理在致辞中回顾道:“马可∙波罗用其史诗般的一生架起了西方与东方之间的桥梁,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影响了欧洲人和其他西方人看待亚洲,特别是看待中国的方式。” 在谈到马可∙波罗的历史重要性与象征意义时,梅洛尼总理补充道:“马可∙波罗走出了一条从意大利通往中国、从他所处的时代通往我们所处时代的道路。” 梅洛尼总理总结道:“我认为纪念这段历史、这一事件以及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的最佳方式是使这种纽带——其中首要的是基于尊重的文化纽带——更加牢固,而这正是我们此次访问的目的。” 该展览是在华纪念著名的威尼斯旅行家及商人马可∙波罗(出生于威尼斯,1254-1324)逝世700周年的主要活动,在位于北京的中华世纪坛展出。此次展览亦为庆祝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而举办,由意大利驻华大使馆与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处主办和推动,意大利特雷卡尼百科全书研究院负责协调,得到了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意大利文化部、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以及意大利威内托大区的支持与贡献。展览“传奇之旅:马可∙波罗与丝绸之路上的世界”将在中国首都北京持续开放至11月中旬,随后还将在中国的其他博物馆展出。 我们在此特别感谢各赞助单位,在他们的支持与贡献下,本次展览才得以成功举办: Weichai – Ferretti Group, Baker Hughes – Nuovo Pignone, ENI, Generali China e Generali China Insurance, Gruppo SAVE, Florentia Village, Sapientia Foundation, Canali, De Longhi, Fondazione BVLGARI, Futura Sun, Pirelli, Danieli China, Ferrero, Giada RedStone, Prada Group, Shanghai Tang, Veronafiere, Alfa Romeo, Savino del Bene, SNAM, Camera Nazionale della Moda […]

查看更多
Posts
1 April 2024
意大利记者、作家兰皮尼主持​马可∙波罗遗产主题讲座

3月27日星期三,主题为“700年后的马可·波罗:在意大利和西方历史上的遗产”的讲座在北京意大利文化中心举行,意大利知名记者、作家费德里科∙兰皮尼(Federico Rampini)担任主讲人。该活动由意大利驻华大使馆与北京意大利文化中心共同举办,是威尼斯旅行者和探险家马可·波罗系列纪念活动的一部分。 讲座中,费德里科·兰皮尼分析了几个世纪以来中国形象的演变,回顾了从中世纪到当下中国与西方世界的互动,并详细讲述了欧洲对中国看法形成的文化和历史渊源。 此次活动属于马可∙波罗系列纪念活动的一部分,除北京站之外,该讲座还先后于香港、广州和上海举办。

查看更多
Posts
30 November 2023
贝尔尼尼部长结束访华行程:科学合作对于应对全球挑战至关重要

中意创新合作周是由意大利共和国大学与科研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共同主办的年度活动,旨在加强各自的国家学术教育、研究和创新体系。该活动今年已举办至第十二届,由意大利大学与科研部部长安娜·玛丽亚·贝尔尼尼(Anna Maria Bernini)和中国科技部副部长张广军主持开幕。 在开幕式上,意大利驻华大使安博思(Massimo Ambrosetti)对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与中国科技部2024-2025年科技合作执行计划进行了续签。该执行计划属于2004年双方签署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一部分,并在今年9月4日由两国外长安东尼奥·塔亚尼和王毅主持召开的中意政府委员会联席会议上与中方达成共识,将该议定书坚定确认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参考框架。 随着执行计划的签署,为期两年的各项联合研究项目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启动,项目由意方(通过意大利外交部和意大利大学与科研部提供的资金)和中方共同资助。共有5个领域的10个项目入选:农业和食品科学(2个);应用于文化遗产的人工智能(1个);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2个);绿色能源(3个);生物医学(2个)。意大利方面对2024/25两年期项目投入的金额总数为140万欧元。 访华期间,意大利大学与科研部部长安娜·玛丽亚·贝尔尼尼会见了中国科技部副部长张广军和中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两次会晤期间,意中双方表达了在气候变化、极地科学、生物多样性、健康、城市设计和冬季运动技术、海洋保护等共同关心的领域保持和推动科学合作及大学间合作的愿望。此外,贝尔尼尼部长还强调指出,意大利致力于在互利原则的基础上使两国之间的科学与学术合作日益透明。贝尔尼尼部长在与在华意大利科学界人士的见面会上也表达了同样的内容。在华的意大利教师和研究人员具有一种附加价值:他们和交换学生一样,都可以构建起一种特殊的沟通渠道。 “意大利和中国之间的双边科学关系受到政府层面的有效合作方案以及双方研究机构和大学发起的众多联合活动的推进。这些稳固的合作机制将有助于发起新的联合倡议,并有助于应对我们所面临的全球挑战。事实上,如今国际科学合作以及科学外交,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成为最好地应对我们这个时代的巨大挑战的重要工具,鉴于这些挑战的性质和规模,我们需要果断、共同和影响深远的应对措施”,贝尔尼尼部长在访华期间说道。 在学术合作方面,迄今为止,两国的大学之间已达成1016项协议,高等艺术、音乐和舞蹈教育机构(音乐学院和专科学院)之间已达成115项协议。有914名中国学生在意大利的大学注册入学(2021-2022学年为1120人,2020-2021学年为1279人,2019-2020学年为1128人)。在高等艺术、音乐和舞蹈教育机构,中国学生约有7500人,近年来这一数字基本保持不变。 如前所述,意大利有大量的研究人员和大学教授在华工作。这一举措的目的也在于增加在华意大利学生和博士生的数量,以期在透明和互利的基础上进行更多的往来交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