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使用技术型(必要)和分析型cookies。
继续浏览即表示您接受 cookies 的使用。

标题图片Tag: <span>Diplomazia Scientifica</span>
Posts
14 February 2025
10张自拍照中的意大利—以人为本的经济有助于更好地面对未来

《10 张自拍照中的意大利》报告现已出到第十一版,列举了意大利在十大关键领域的领先地位,凸显了基于品质、可持续性和地方关联性的意大利模式的独特性。 该报告由意大利品质基金会(Fondazione Symbola)与意大利商会联合会(Unioncamere)及意大利海外商会联合会(Assocamerestero)合作编辑出版,受到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意大利环境和能源安全部以及意大利企业与“意大利制造”部的支持,重点介绍了意大利在可持续钢铁、垃圾回收利用和制药等创新行业一些鲜为人知的领先记录,强调意大利的卓越性并非只体现在那些公认的“意大利制造”传统优势领域,也同样体现在这些不太知名的行业。 “十张自拍照”让我们能够反思当今这个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并以此为起点,根据欧盟绿色和数字化转型的目标,解决现有问题并建设更加可持续和包容的未来,同时也能加强国际合作。 意大利在2024年的10个第一: 1. 循环经济 意大利是特殊垃圾和城市垃圾产生总量回收率最高的欧洲国家 (91.6%),高于欧洲平均(57.9%)、德国(75.3%)、法国(79.9%)和西班牙(73.4%)。意大利在资源效率生态创新指数中排名第一 (与卢森堡一起)得分为274分,而欧盟平均分为 147 分。在这方面,意大利在原料生产力(GDP/国内材料消耗量)和能源消耗生产力(GDP/能源消耗总量)上均领先法国、德国、西班牙,在温室气体排放生产率 (GDP/CO2-等量) 方面落后。意大利确认在废矿物油收集和回收方面处于欧洲领先地位,回收率达98%,而欧洲为61%。透过使用回收材料,意大利每年减少 1640 万吨石油等量物和5500万吨CO2。   2. 再生能源 Enel 透过其子公司 Enel Green Power 成为全球再生能源领域最大的私人供应商,到 2023 年,位于欧洲、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水力发电厂的总装置容量将达到63.3 吉瓦(包括储能系统值)。其次是法国的Engie(45.4 吉瓦)和西班牙的Iberdrola(42.2 吉瓦)。Enel 正在卡塔尼亚建造欧洲最大的高性能两相光伏电池和组件工厂,其年产能将达到 3 吉瓦,并将于 2025 年底全面运作。2023 年,意大利跻身全球十大光电市场之列,新增太阳能电厂安装量5.2吉瓦。   3. 绿色钢铁 意大利钢铁工业是脱碳过程的领导者。它在使用电炉循环生产钢铁的份额方面领先G7国家,估计为 86%,其次是美国 (68%) 和加拿大 (42%) (2023)。由于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份额不断增加,能源效率处于领先地位,单位消耗远低于欧洲和主要欧盟国家(德国、法国和西班牙)的平均水平。此外,生产中使用的原料约 76% 来自再生钢(六年内+17%)。意大利是世界上第一家获得零碳排放认证的钢厂的所在地。这一地位使得该行业 – 按产量位居欧盟第二, 仅次于德国 – 在欧洲和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4. […]

查看更多
Posts
18 November 2024
Three Awards for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Field of Science: Submit Your Nomination by January 19th, 2025

The Italian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MAECI) is pleased to announce the following three awards: The 3rd edition of the “Science, She Says” award, which recognizes the work of a young female scientist (not Italian) who contributed to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y carrying out her research in the People’s […]

查看更多
Posts
12 March 2024
第二届中意海洋科学研讨会

3月6日至 9日,第二届“科研与高等教育在海洋领域的应用”中意双边研讨会在位于舟山市的浙江海洋大学成功举办。研讨会的目的在于通过建立和巩固大学与研究中心网络,在推广机构之间现有的合作关系框架内,加强意中两国在这些领域的合作。该活动由浙江海洋大学与意大利驻华大使馆共同举办,并得到了意大利环境保护与研究高等研究所、意大利比萨大学和意大利那不勒斯安东多恩动物研究所的大力配合。 参加研讨会的人员包括意大利驻华使馆的科技参赞以及来自上述机构的权威教授和研究人员。研讨会分为三个不同的环节,期间展示了双方的联合科研成果,以及意大利比萨大学与浙江海洋大学联合举办的比萨海洋研究生学院双硕士学位课程的成功开设。 此次活动期间还举行了中意海洋生物功能生物学联合实验室的揭牌仪式。该实验室是继2022年举办的上一届研讨会期间,意大利环境保护与研究高等研究所与浙江海洋大学续签谅解备忘录后成立的。  

查看更多
Posts
30 January 2024
中国女教授杨楠因其对意中科学合作的贡献获得“科学,她说!”奖

“科学,她说!”奖昨天上午在意大利驻华大使馆颁发。这项重要的认可由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发起,颁奖对象为通过与意大利的合作为科技进步做出贡献的非意籍青年女科学家。该奖项在亚太地区的获奖者为中国的杨楠教授。 “这是一项重要的认可,旨在提升女性在科学领域的参与度并使其在该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意大利驻华大使安博思(Massimo Ambrosetti)指出。“杨楠教授如今在上海科技大学任教,她在应用于可再生能源设备的新型功能材料领域有着十分杰出的表现,积极促进了意中两国科学界在该领域的合作”,大使补充道。 杨楠教授与意大利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其大学时代:她于2009年获得罗马第二大学环境工程硕士学位;2010年起在同一所大学攻读健康、环境与能源材料科学博士学位,毕业后担任不同的研究职务,促进了意大利和中国之间的科学合作。 在回国赴上海科技大学执教后,杨楠教授与意大利合作的研究工作也仍在继续:除了与上文提到的罗马第二大学开展联合研究项目外,她与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CNR)下属的意大利半导体、新型材料与设备研究所(SPIN)也开启了合作。此外,杨教授还在重要的国际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查看更多
Posts
30 November 2023
贝尔尼尼部长结束访华行程:科学合作对于应对全球挑战至关重要

中意创新合作周是由意大利共和国大学与科研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共同主办的年度活动,旨在加强各自的国家学术教育、研究和创新体系。该活动今年已举办至第十二届,由意大利大学与科研部部长安娜·玛丽亚·贝尔尼尼(Anna Maria Bernini)和中国科技部副部长张广军主持开幕。 在开幕式上,意大利驻华大使安博思(Massimo Ambrosetti)对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与中国科技部2024-2025年科技合作执行计划进行了续签。该执行计划属于2004年双方签署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一部分,并在今年9月4日由两国外长安东尼奥·塔亚尼和王毅主持召开的中意政府委员会联席会议上与中方达成共识,将该议定书坚定确认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参考框架。 随着执行计划的签署,为期两年的各项联合研究项目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启动,项目由意方(通过意大利外交部和意大利大学与科研部提供的资金)和中方共同资助。共有5个领域的10个项目入选:农业和食品科学(2个);应用于文化遗产的人工智能(1个);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2个);绿色能源(3个);生物医学(2个)。意大利方面对2024/25两年期项目投入的金额总数为140万欧元。 访华期间,意大利大学与科研部部长安娜·玛丽亚·贝尔尼尼会见了中国科技部副部长张广军和中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两次会晤期间,意中双方表达了在气候变化、极地科学、生物多样性、健康、城市设计和冬季运动技术、海洋保护等共同关心的领域保持和推动科学合作及大学间合作的愿望。此外,贝尔尼尼部长还强调指出,意大利致力于在互利原则的基础上使两国之间的科学与学术合作日益透明。贝尔尼尼部长在与在华意大利科学界人士的见面会上也表达了同样的内容。在华的意大利教师和研究人员具有一种附加价值:他们和交换学生一样,都可以构建起一种特殊的沟通渠道。 “意大利和中国之间的双边科学关系受到政府层面的有效合作方案以及双方研究机构和大学发起的众多联合活动的推进。这些稳固的合作机制将有助于发起新的联合倡议,并有助于应对我们所面临的全球挑战。事实上,如今国际科学合作以及科学外交,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成为最好地应对我们这个时代的巨大挑战的重要工具,鉴于这些挑战的性质和规模,我们需要果断、共同和影响深远的应对措施”,贝尔尼尼部长在访华期间说道。 在学术合作方面,迄今为止,两国的大学之间已达成1016项协议,高等艺术、音乐和舞蹈教育机构(音乐学院和专科学院)之间已达成115项协议。有914名中国学生在意大利的大学注册入学(2021-2022学年为1120人,2020-2021学年为1279人,2019-2020学年为1128人)。在高等艺术、音乐和舞蹈教育机构,中国学生约有7500人,近年来这一数字基本保持不变。 如前所述,意大利有大量的研究人员和大学教授在华工作。这一举措的目的也在于增加在华意大利学生和博士生的数量,以期在透明和互利的基础上进行更多的往来交流。

查看更多
Posts
27 November 2023
中意创新合作周 “接力科技冬奥,携手高质发展” | 2023年11月28日-29日,北京·首钢园

第十二届中意创新合作周即将拉开序幕,于2023年11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首钢园举行,本届主题为“接力科技冬奥,携手高质发展”。这项一年一度的盛会由意大利大学与研究部和中国科学技术部共同主办,旨在通过两国学术、科学和技术交流来加强各自国家研究和创新体系。 意大利大学与研究部部长安娜·玛丽亚·贝尼尼(Anna Maria Bernini)和中国科技部副部长张广军将出席于11月28日上午9时举办的中意创新合作周开幕式并致辞。 中意创新合作周是在两国政府共同推动的双边科技合作计划框架内举办的。2023年9月4日,在北京举行的中意政府委员会联席会议上,双方确认了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重启双边对话的承诺。 按照传统,中意创新合作周将聚焦于社会和经济转型,尤其是在当下这一历史时期:不论是在全球层面还是两国关系中,与绿色和数字化转型相关的挑战都变得日益紧迫。创新合作周将成为中意两国科技界人士之间讨论和分享的良机,其目标是在双方共同关注的领域产生新的合作并建立新的伙伴关系,以促进社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本届创新合作周的活动安排将包括联合实验室、意中两国专家举办的各项论坛、“一对一”对接会、研究实验室和科技园区的参访活动等。事实上,科技园区相关话题也是将要探讨的主要议题之一——科技园区是引导创新和科学研究走向全球发展、吸引杰出人才和尖端公司,以创建一个充满活力的发现、发展生态系统的重要工具。 两天活动期间的各场论坛将主要探讨以下领域: 科技冬奥。北京2022年冬奥会技术的应用与可持续发展:应用在冬奥会上的技术是一种对创新和娱乐的驱动力。冬奥运因此成为了一个让工程与体育相结合的舞台:精确计时、使用无人机捕捉壮观的拍摄角度、利用VR虚拟现实技术让观众沉浸式体验,这些只是冬奥运会诸多创新特征中的几个例子。 智能制造:这是一场工业界的革命,物联网(IoT)、人工智能(AI)和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的融合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流程的设计、实施和管理方式。智能制造在这一转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优化和高效的催化剂。 城市设计、保护与创新:是现代城市发展中的核心因素,引领城市空间的转型,将美学设计与环境保护和推动创新相结合。 青年创新论坛:在这一论坛上,独到的想法和大胆的展望能够在创新的背景下大放异彩。年轻的创新者们体现出了无限的创造力和对改变的热情,为应对全球挑战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和方法。这不仅能够推动新的业务和举措,还能通过进步思想激发社会转型。 在各场”一对一”对接会上,来自意中两国从事研究和创新领域的大学、研究中心和初创企业的约一百名参会者将有机会进行对话,以建立新的学术、科学和工业伙伴关系。对接会有多个领域可供选择:学术交流(UtoU)、研究项目(RtoR)、研究-商业伙伴关系(RtoB)以及创新公司之间(BtoB)的对接。

查看更多
Posts
16 November 2023
Three Awards for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Field of Science: Submit Your Nomination by December 31st, 2023

The Italian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MAECI) is pleased to announce the following three awards: The 2nd edition of the “Science, She Says” award, which recognizes the work of a young female scientist (not Italian) who contributed to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y carrying out her research in the People’s […]

查看更多